北京城市副中心韧性社区
近年来,不少社区都建起应急避难场所,平时供居民健身休闲,遇到突发性灾难事件时立刻变成身边的“安全港”,增加社区韧性。
当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更新如火如荼。作为存量土地二次开发的重要手段,利用更新改造的历史契机,为城市注入更多“韧性”,成为旧改行动中被反复提及的新指标之一。
海绵化改造让社区“自由呼吸”
社区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在近几年的老旧小区改造中,为应对灾害发生,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海绵”“韧性”等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不断加码。
紫荆雅园是北京市首批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对象,海绵元素无处不在。小区的人行步道“换容”,重铺透水材料,“哗哗”倒上半瓶矿泉水,也不会到处“流窜”,仿佛被砖面牢牢吸住,几秒钟便可原地下渗。
透水铺装步道,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海绵化手段之一。区海绵办技术人员介绍,不同性质的透水铺装有不同结构层,一般共有3至4层可渗水基质。从上到下分别为透水砖、30毫米厚细颗粒无砂透水混凝土、毫米厚粗颗粒透水混凝土、毫米厚级配碎石。相较普通路面,它渗水速度快,在一定程度的降雨量内不会形成径流。
若是雨下得大,透水铺装一时来不及“喝掉”,多出的水该往哪儿排?在后北营小区中心,种植着一片硕大的苗圃,高高低低的植株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而苗圃边缘要比人行道矮上15―20厘米。当雨水在路面形成径流后,即可向低流入其中。这便是海绵系统中,与透水铺装如影相随的另一元素――生物滞留池。因多栽有树木花草,兼具绿化景观效果,该技术还有个更形象好听的名字“雨水花园”。
“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截至年底,副中心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的排水分区共计19.43平方公里,达标比例为31.46%,不少项目开始通过透水铺装、植草沟、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地下调蓄池等海绵设施来实现“渗、滞、蓄、净、用、排”。
区海绵办技术中心负责人、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宫永伟告诉记者,归根结底,诸多海绵化手段都是围绕这核心六字服务的。“副中心城区老小区多、部分区域地势低、排水管网老化,排涝压力大。城市更新中,海绵城市改造能够利用有限空间,减少老旧小区内涝积水,也缓解用水紧张,改善生态环境。”宫永伟说。
老房穿上抗震“铠甲”
除了地面积水问题,在暴雨“大考”中,经过改造的老旧小区在顶层漏水、低层进水等问题中也交出了高分答卷。
“我们小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建成了,楼房‘上了年岁’,浑身都是毛病,冬天进风,夏天漏雨,有时还会掉落水泥板、砖块。”复兴里3号院的居民李晓华说,她家住在六楼,以前最怕雨季,屋顶下雨准漏,屋里墙面甚至会发霉长蘑菇,家里常年备着几个接水桶。去年,北苑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将屋顶“平改坡”。钢结构外铺防水的沥青瓦,通过卧梁固定在原有屋顶,过去的排水系统基本不再沿用,“危机重重”的屋顶被罩了起来。现在,顶楼居民再也不为漏水而发愁。
此外,设施老化、基建脆弱等问题也让老旧小区的韧性越来越差。
在老旧小区,常见拆墙打洞、私搭乱建等情况,且建筑年代久远,不少房屋主体保温层破裂、门窗老化、抗震功能较差。针对这些“老毛病”,今年,通州区34个老旧小区改造中,抗震加固、节能改造、线缆规整成为“韧性建设”的必改项目。其中,包括墙体保温、屋面防水、外窗更换、上下水管改造、室外空调机位和附墙管线规整、部分楼体增设无障碍设施等多种改造。
除了危房,背街小巷的危墙也是改造重点。
“手一碰,墙皮哗哗往下掉。”发现胡同围墙倾斜、开裂后,粮食局直属库平房胡同的居民心里始终悬着一块大石头。去年,胡同的三条小巷改造,通过实施环境提升、增加绿化等措施,一改往日破乱形象,一侧的危墙变新墙,居民心中的石头也落了地,墙外公园的“湖光春色”还能透过墙体栅栏“钻”进来,令人赏心悦目。
城市更新全面提升“韧性”
其实,城市副中心在城市更新规划和实践中早就将“韧性城市”理念融入其中。近年来,不少社区都建起了这样一个地方,平时可供居民健身、休闲,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性灾难事件时立刻变成身边的“安全港”,这就是应急避难场所。
在金侨时代家园小区,原本老旧的水池花坛,在设计师的巧思设计下,融入国际范儿的设计。荒废多年的大水池被改造成集健身、休憩、文化设施于一体的公共空间,责师团队还给这里起了个名字――“生命之环”。因为这多平方米的超大面积不仅用于休闲,更为社区抗灾承灾提供了新场地。
建成已将近40年的后南仓小区,不久前完成中央广场的改造。孩子们在“小航海家乐园”里荡秋千、玩滑梯,广场最外边还有一圈塑胶跑道,能起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效果。遇到紧急情况,这里还可以做临时避难场所,大大提升了社区韧性。
音响、话筒随时待命,棉被、帐篷、绳索、灭火器等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在华业东方玫瑰小区外,一个近两米高的蓝色亭子头顶“防空防灾”四个大字,这是小区配备的应急亭,门里藏着四个大抽屉,全是应急工具。大到扩音器、灭火毯、雨衣雨鞋,小到折叠铲、高频口哨、多功能应急钳……种类齐全。这些让居民多了安全感。据了解,按照本市相关标准,应急亭内共配置19类、54件用品,全部可用于应急救援。“十三五”期间,副中心共建设应急亭43个,基本实现大型社区全覆盖。楼下就是避难所,身边就有救援站。老旧小区在改造中补齐设施短板,筑牢生命线与安全线,让居民吃下“定心丸”。
细心的居民还会发现,这几年在公园、各类公共场所,普遍增加了疏散掩蔽标志和路线图。醒目的符号、简单的构图,一目了然。截至“十三五”末,城市副中心已建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0处,总面积达59.1万平方米,可篷宿面积11.6万平方米。
走出街区,“韧性城市”理念正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交通、市政、生态环境等城市发展方方面面的“大规划”中。
在构建城市防灾空间格局上,城市副中心控规提出,以道路、绿地、河流为界划分防灾分区,完善开敞空间和道路交通体系,保障应急避难与救援疏散需求。结合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学校等旷地、地下空间及城市副中心外围绿色空间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到年,城市副中心人均紧急避难场所用地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人均固定避难场所和中心避难场所用地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
同时,规划四横四纵的救灾干道系统,有效宽度不低于15米,疏散主通道有效宽度不低于7米,疏散次通道有效宽度不低于4米。地下道路、综合管廊等重大基础设施应配建专用救援设施。通过合理规划布局,提升重大突发事件下各种资源承载力,系统化提升城市整体韧性。
(责任编辑:王健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