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木桶理论的思考
木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
华衫老师在《华衫讲透〈孙子兵法〉》一书中谈到自己关于木桶理论的观点是:成功靠加长最短木块吗?非也,靠把最长木块做得更长。弱项就是弱项,要承认自己有弱项,因为要承认自己不是神,我也是人,也有人类的特点。
那么上述关于木桶理论的阐述其实个人觉得都说得没错。其实一个理论正确与否都是有前提的,在一定前提下这样对,换一个前提可能也就需要调整了。自己的理解如下:
人生因为不断地追求新鲜事物挑战自己而变得有意义。那么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就需要把最长的木块做得更长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价值。人无完人,如孙子兵法所说,有实有虚。
当我们集中力量增强一个方面的能力时,其他的部分就是虚的。就像小时候的想要门门60分还是一门分其它都很弱?曾经的我认为门门60分就是博学,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一次只能做好一件事。太过贪心最终就是所有都虚,努力扎实打好基础在一个领域内深耕站稳脚跟就足够了。换句话说就是行业内常说的核心竞争力。只要在某个领域自己是不可替代的,这种实力会成为一种标签。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考虑短板效应呢?如果说对于个人的价值追求我们需要专注投入,我称之为硬实力的增长。那么由于人是社会化的动物,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协作过程就需要软实力的润滑,这种时候就不能有致命短板。
比如对于幸福感的追求,由于幸福的维度很多,多元化的标准决定了千人千面。因此不能只靠金钱来定义幸福感,而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相处的融洽度来定义。在一个团体内想要幸福最好是三观相近实力相当的。如果某方面过于拉垮则会影响到圈子的稳定性。
由此在个人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拼尽全力去够上限,要让自己在危机来临时仍然有能力保持自己的稳定。在进行团队配合的时候则需要尽量提高自己的下限,不要让短板成为致命伤影响到圈子的质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