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记者和您在一起消防员送水到村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受到持续干旱少雨的影响,巢湖多地出现了井水干涸等情况,部分群众日常生活用水成了难题。“喝不上水,村里就联系消防员来送水。消防车喇叭一响,大家就挑着担子、拎着水桶来取水。”两三个月来,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居巢中队每周都前往缺水的村庄送水,累计送水多吨。11月7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与居巢中队消防员同行,前往巢湖送水一线。
送水“不怕远”
“这几个村里多是留守老人,来回取水不方便,尤其是年纪较大、腿脚不便的老人。”居巢中队副中队长李洋告诉记者,为了能让村民们及时用上干净的饮用水,消防员们把消防车开到村里,把水送到村民家门口。“早上天刚亮就出发,7点多先到距离较远的长塘咀送水。等村民们取够水,我们再回中队,重新装上水再出发。”早上9点半,中队消防员又给消防车里装上了12吨水,送往巢湖市天河街道的大岗头村和孙村。
本报记者帮助村民提水。
在前往大岗头村的路上,途经较陡的道路。“有村民离取水点比较远,住得偏一点,我们想办法把水送到跟前,哪怕绕一点路。”李洋告诉记者,居巢中队的“送水到村”从8月底开始,目前送水范围主要在黄窑村、长塘咀村、大岗头村和孙村等6个行政村。“每个村每周至少去一两次,几个村加起来一次送20多吨水。像黄窑村常住人口比较多,3天要去送一次。”李洋说,只要村民有用水需求,中队就安排送水。“每次送水,我们都在村里放的储水桶里装满2吨水,村民们随时接用。”
挑水“不喊累”
从中队出发行驶10分钟左右,消防车停在大岗头村。消防车的喇叭一响,远处近处、大路小路上就“冒”出了来挑水的人,扁担上挂着两个晃晃悠悠的塑料桶。“这水挑着沉甸甸的,在我们这比油还金贵。”64岁的郑女士来回挑了7趟水。“我家离这近,身子还硬朗,你们还要给老人家挑水,我就自己来吧,别给你们添麻烦了。”虽然挑水中途要停下来休息一会,但郑女士一直拒绝帮忙。
“虽然提两桶水对年轻人来说不算太沉,但是来回送几户人家,十几趟下来确实挺累的,更别说老人了。”看着取水点陆续来了头发花白的老人,记者赶忙上前,提起装满水的塑料桶,跟着村民送到家里。“儿子打电话问我在家有没有水喝,我说你不用担心,消防员把水送到家里,今天记者也来帮忙了。”
大家进进出出地拎水、倒水,王女士一路跟在身旁,“你们太辛苦了,在我家歇会,喝口水吧。”“经常有村民要留我们吃饭、休息,太热心了。”副中队长李洋说,队员们都不约而同地婉拒了,“有时候一天去几个村子,小伙子们累了也不抱怨,铆足了劲给村民帮忙。”
用水“不舍得”
上午10时50分左右,记者跟随消防员,抵达孙村送水点。“水来了、水来了,大家都快点把桶拿过来。”排队取水时,村民们互相招呼着,把家里能盛水的器皿都带到消防车前。趁着接水空隙,记者和村民聊起了最近的用水情况。
“一滴水都舍不得倒。主要留给孩子洗澡用,我们大人就将就点,小孩洗完的水,我们接着洗。”郑女士说,这两个月来,水都是掰着手指算着用。“洗菜、洗脸的水剩下来给小鸡喝,洗衣服就骑电动车到四五里外的水塘里,能省不少水。”郑女士算了算,每次取水能用三天左右。
孙村的张先生平时和邻里4家合用一口井。“这两个月,井水抽不上来了。为了方便我们,消防队把储水罐放在了家附近,我和妈妈虽然腿脚不好,但走几步就能取上水了。”张先生说,两人在家用水很节约,“浇菜、喂鸡都去挑点塘里的水,送来的水都用来洗菜、烧饭,省着点用。”
□记者手记
送水情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挑在肩上的两桶水沉不沉?沉。这是记者挑了十几趟水的真实感受。但正是这沉甸甸的水,“比油还金贵”,来回取送中,更成了质朴感情的传递纽带。
为供水不足的村民义务送水,为民众解燃眉之急。这件事,他们默默在做,坚持在做。向忙碌的送水人员表示感谢,坚持节水克服困难。这份情,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送水一线,我们看见,有“不嫌累”的消防队员来回几趟把水提到村民家中,有“怕添麻烦”的村民拒绝帮忙,自己用扁担挑水,还有八旬的老人守在门前迎接队员、挪步到路边笑着送别……面对旱情,他们送水滋润人心;面对困难,他们坚定报以信心。这一个个暖心的瞬间,希望通过记者的镜头被更多人了解。
我们是记者,我们在一线见证,记录真实的力量、传递真情的温暖。我们也期待更多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