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村民在院中挖口井,为省钱没有修高
作品类型:民间故事类,短篇悬疑小说集《乡野奇谈》,第章。
作品名称:《上坟烧纸》
原创作者:阿静
半杯烟云半杯水,几缕忧愁几缕悲。
不道人间情何意,陌路归途万念灰。
现在人们使用水一般都会打开水龙头接一些自来水,可是在中国古代是没有水龙头的。人们想用水的话则会用木桶去井中打一些水,在那个年代一个村子通常会有1~2口井,每天人们要排队去打水才能满足用水需求。可是这拎着水桶去打水着实费时费力,于是就有一些有钱人请人在自家的院子挖一口井。这样一来直接出门就能打到水,省去了不少时间。
古代挖井有一个讲究,那就是挖完一口井之后要把井口修的高一些。至于为什么要把井口修高当时很多人也不知道,只是按照传统去修罢了。在清朝山东济南一带有一户张姓人家,日子过得比较富裕,可平时比谁都小气。老张一开始也是提着水桶去别处打水,可年龄大了之后有些体力不支了。于是他就想着找一些人在自家的院子中挖一口井,后来他就出了不少银子,请人在院中打了一口井。
由于是手工挖井所以速度很慢,这井挖了半个多月才挖好。当井底出水之后,工匠劝他修高一点的井口。老张连忙问要多少两银子?工匠说修一个好的井口至少要5两银子,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老张咧了咧嘴决定要省下这笔银子,就让工匠把井口修得很矮。带头的一个工匠好心劝道:“张老先生,这井口修高是自古以来的习俗,如果修得很低那么这家人的运势就不会太好。”
老张听完很生气反驳道:“运势好不好和自己的努力有关,和井口有什么关系?这都是老旧的说法不必相信。”公交没有办法,只能按照老张的要求把井口修得很低。最终井口修完了,工价收取了一两银子,老张暗暗自喜,因为他省下了四两银子。这井修好之后,老张每天打水就方便多了。想用水的时候直接把水桶扔入井口,之后拉几下绳子就能打出一桶甘甜的井水。喝着自家的井水,老张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个月之后老张发现这井里打出的水味道越来越苦。他有些疑惑,自言自语道:“我听说这井水有越喝越甜的,怎么如今却越喝越苦了?”可是即便是井水变苦了,老张也要去打井里的水,毕竟比去远处打水方便。本以为就能这样顺利生活下去,没想到过了不久后老张觉得浑身难受。后来找郎中看了一下,郎中说老张的身体虚弱需要调理。要知道老张以前身体非常好,如今打了这口井还不到一年便体弱多病了实在有些让人捉摸不透。
体弱多病的老张做其它事情也是心有余力不足了,毕竟如今的他时不时的还要喝中药。躺在床上的时候,他左思右想突然想起了当时挖井人说过的话。这井口修得太低,会影响一个人的运势。起初觉得丝毫没有道理,如今看来可能是有一定的根据。于是他又找来了那一帮挖井人,出了几两银子让他们把井口修高。
说来也奇怪,自从这井口被修高之后,老张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做事情的时候也得心应手了许多,难道这井口的高低真的和人的运势有关?其实按照现代科学解释,这和运势没有一点关系。古代人强调要把井口修高的目的就是防止下雨的时候会有雨水流入井中。雨水当中含有大量的杂质,一旦流入井中就会污染水源。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张喝井水觉得越来越苦的原因。而长期喝被污染的水身体自然会体弱多病,带着生病的身躯去工作就会心有余力不足。
但是当把井口修好之后,雨水无法流入井中,而井中有一定的自洁功能。时间久了污染物被分解掉,井水就又变回甘甜了。所以事后的老张身体又恢复了健康,看到这只能说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用最简单的方法保证了人的健康。如今我们生活在城市再也不需要用木桶去打水了,但是在旅游的时候也会时不时看到一些古老的井,看到这些古人智慧的结晶不得不感叹老祖宗的聪明才智。
作者申明:传承民间文化,说出魅力故事。故事属虚构文学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节等。更与现实生活无关,请理性、正确地欣赏故事。配图来自网络,需要请联系删除。山野奇谈民间事,用尽半生写红尘。好听的故事,好看的文,感谢您一直以来的陪伴,接下来的故事,会更加精彩,咱们下期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