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智慧一文看懂古代皇宫是怎么做消防
火与中国文化
很久很久以前,某一个聪明的先民无意间发现了火的妙用,从此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在没有电的时代,火对于人类的意义极为重大。照明、烹制食物、驱赶野兽,都离不开火的参与。如何取得火种,如何保留火种都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生存技能。然而水火无情,火一旦失控,则会对人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伤害。因为深刻了解火的可怕之处,古人们对火可以说是又爱又恨。我国古代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天气干燥时极容易起火。
木质结构建筑
前段时间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的大火就是个可怕的例子。为了对付火这个不可或缺又十分危险的生活伙伴,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相当成熟的防火理论,认为对付火灾必须“防患于未然”。到了东汉时期,防火理论进一步完善,荀悦在《申鉴·杂言》中说:“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在没有自来水管、高压水枪和消防车的古代,对火灾的预防是十分必要的。在各种古装剧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有打更人边走边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个场景并不是导演和编剧的想象,而是有据可依。《周礼·天官》中记载,到了每年春秋两季,掌管宫内用火安全的宫正都要摇动木铎,提醒大家注意防火。古代的中国人信奉神明,因此会在建筑物上放置厌胜之物,祈求神明保佑人们不受火灾的侵害,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紫禁城。
木质结构建筑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紫禁城里的大殿,就会发现,在每座大殿的屋脊两端都有一组对称的龙形装饰,在建筑学上成为“正吻”或“大吻”。这实际上是一种交“蚩尾”的神兽,“水之精,能辟火灾”.在大型建筑上安放厌胜是古代建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过这种设计也不过是古人的一种心理安慰罢了。据记载,雕刻了无数蚩尾神兽的紫禁城还是常常发生火灾,截至年,紫禁城共发生过大大小小73次火灾,其中供皇帝上朝、大臣觐见用的太和殿先后被烧过4次。
蚩尾神兽
古代的消防科学技术
即使做了很多预防,有些火灾也无可避免。在一次次的失火、灭火实践中,我们的祖先逐渐总结和创造出了消防科学技术,其中很多在世界范围内都长期保持着领先地位。在古代历史上,中国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而西方国家多采用石质结构,这种情况与东西方的文化历史渊源以及材料技术等都有很大关系,在此不细说。这里要讲的是木质建筑,它有很多优点,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一旦发生火灾,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蔓延到其他建筑,导致整个地区都陷入熊熊烈火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聪明的古人想出了分隔技术。所谓分隔,就是在可燃物之间做技术处理,涂上湿润的泥土,形成一个不可燃的保护层。春秋时期,为了应对军事进攻和火的侵袭,墨子首先总结了建筑防火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城门上涂泥防火、用麻布做水斗、皮革做水盘、城门楼上设储水器等一系列的防火措施。在后来的发展中,在建筑中加入防火墙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防火方法。北宗的《营造法式》被称为古代消防标准的专著,其中对建筑的防火墙有专门的尺寸标准。
藻井
很多古典建筑的天花板的正中都会有一个像倒扣的碗一样的设计。在交错重迭的长短梁椽之上,构成方形、多边形或圆形的凹面,并在它的平面(即底)和边框上,或精雕,或细镂,或彩绘各式图案花纹,其中又多系藻类的形象,这就是藻井。藻井和正吻一样,寄托着古人防火的美好意愿。在我国古代天文学中,把天上的星星分为二十八星宿,其中井宿主水。在殿堂最高处做井,再绘上荷花、水藻等植物,都是希望能压伏火魔。
圆形的藻井
紫禁城内銮仪卫仓库,主要用途是保存皇帝、皇后的銮驾仪仗,防火设施尤为严密。每隔七间房屋就空出一间,用三合土填实,直至房顶,形成一堵5米厚的隔火墙;从外部看,是一间无门无窗的房屋;从内部看,却是一堵5米厚的防火墙。这些防火墙所起的主要作用是当建筑着火时,飞散的火星不会随着气流进入其他房间,引发更大的火灾。
城市消防体系逐渐形成
新石器时代是我国烧陶业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中,已经把烧陶区和生活区分开,其中有一个考虑就是防止引发火灾。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职能逐渐完善,防火和救火不再是从单体建筑出发,而是转向城市消防规划。宋代,很多城市里都设置了望火楼,楼顶有两人值班,发现城中有火情就及时报告,以便官府组织救火。望火楼,就是中国最早的消防站。
望火楼
马头墙
在一些书籍中,宋朝被描绘成一个积贫积弱,常年被外族入侵,无力保卫自己国土的朝代。实际上,两宋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等都走在世界的领先行列。宋朝人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最为接近现代生活方式的。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首都汴京不仅设立了望火楼,楼下还有房屋数间,驻扎着百余名士兵,还准备了大量灭火用的工具,一旦发现火情立刻去灭火。汴京在当时是国际性大都市,其繁华程度从《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看出。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发生的火灾并不多,这与望火楼和驻扎军队的设置是分不开的。南宋静江府城(今桂林市)也设有望火楼。现在桂林市城北的鹦鹉山石壁上仍然保存着南宋咸淳七、八年(公元年、年)镌刻的当时全城总平面图。从图上可以看出,望火楼位于该城宝贤门.和镇铃门之间的山上,与城墙连接,它是一座建造在立柱上的方形二层楼,士兵站在楼的平顶上可以瞭望全城火警。望火楼是宋代城市建设中一个很有意义的创造。它不仅是一个发现火警的设施,在更大意义上是一个有效扑救火灾的设施。望火楼下驻有大批随时可以出动的官兵,而且这支队伍是专门用来扑救火灾的,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职消防队。同时,望火楼还备有多种救火器具,不仅改变了救火器具仅限于平时生产和生活用具的历史,而且做到了随需随用。
灭火大队
明代实行“火政”制度,建立“火兵”队伍和义务消防组织“火灶”。设置水缸、麻搭、火钩,组织人员,往来巡视,遇火则击拆报警并配斧、瓮、水桶等救火器具,有了较严密的灭火制度,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技术开始进入中国。清光绪十三年(公元年)后,清政府购置了大量的西洋消防装备——洋车式水龙(简称洋龙,即腕力龙,装有轮盘推动,仍用人工腕力出水,后发展至马达发动出水,称机龙)一架,雇夫役50名,救护衙署兼顾地方火灾。
有代表性的消防工具
储水是救火的关键,为此人们设计出了很多储水工具。从商代起宫廷里就开始设置水缸。明朝时,在宫廷里铸造金属大水缸,每口水缸高1米,重多千克,缸内可存水多升。到了清朝,宫里的大水缸增加到多口,每天安排太监往缸里挑水,冬天为了防冻,还要给水缸带上棉套,并用炭火给水缸加温。目前故宫尚存有18口銮金水缸。由于此缸的主要功能是防火,因此,被称为“太平缸”。
金属大水缸
太平缸贮水的消防设计思想,与今天的消防水池、市政消火栓实同一源。太平缸一般在宫廷中实用,虽然能储存大量用水,但机动性不高。唐代时,人们开始使用皮袋、溅筒灭火器灭火。到了北宋,有了水袋、水囊、唧筒、麻搭等方便携带的工具,当有火情时,众人拿着这些工具灭火,作用类似于今天的灭火器。
古代灭火工具
灭火枪
回过头看,我国古代的消防是寓意和实施并举,建筑上有寄托美好愿望的防火神兽,建筑内有预防火灾的防火墙和储水工具,再到后期城市的消防系统也初步形成,这些都为现如今的消防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