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城市太神奇,到处是免费矿泉水
中国有一座城十分神奇,让我颇为羡慕。
在这里,你绝不会为喝水担心,满城清泉已是稀疏平常,用泉水泡茶、煮饭更是家常便饭,说是被泉水“包围”的城市也不为过,它便是济南。
在济南有一点敢肯定,那就是绝不会担心缺水喝,又怎么能担心呢?这里到处是“矿泉水”,渴了拿瓶子直接接着喝,想要家用,拿个水桶接满带回家,统统不要钱。
在济南,上天赐予的免费良泉,24小时不间断供应。
济南的泉水,的确是上天赐予。
作为山东省会,济南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和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中间地带,南高北低,落差达多米。这种地势巧妙地将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汇集到了城区。
而在济南南部,坐落着五岳之首的泰山,泰山之雄伟已无需多言,千百年来,这座高山在被万人追捧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济南。
泰山北部余脉分布有大量碳酸盐岩地层,整体厚达上千米,这种岩地层极易被水溶蚀形成溶孔、溶洞。雨水通过这些溶孔渗透到地下,遇到隔水地层阻挡时便流向了济南市区,这就是济南地下泉水的来源。
泉水叮咚着向着市区“流淌”,此时的济南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和长期溶蚀,形成了大量地下暗河,于是市区地下就成了完美储水池,众多溶洞也成了输送泉水的密集管道。泉水越积越多,水位慢慢增加,在强烈水压之下,泉水便通过裂隙冲出地表,形成了喷涌不断的清泉。
据统计,济南市区分布着个天然泉,其中有七十二个名泉,我们小时候学过的趵突泉就是其中之一。这些泉水日夜冒出水面,逐渐汇成了一条小河,小河汇聚在一起便成了护城河,将老城区包裹其中。济南护城河也是全国唯一一条,由泉水汇集而成的护城河,真是太神奇。
不但如此,灵动的泉水还孕育出了一汪灵动的湖泊--大明湖,乾隆皇帝和夏雨荷的缠绵爱情故事,便发生于此。如此看来济南被称作“泉城”,的确名不虚传。
经检测,这些泉水为中性至弱碱性,重金属少,含有益微量元素,接近于天然矿泉水的标准。听当地老人说,用这的泉水熬一锅小米粥,有着无与伦比的香浓;再沏一壶清茶,清香无比,余味悠悠。
大自然赐予的清泉成为了济南人宝贵的财富,甘冽的泉水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济南人。
我在黑虎泉游玩时,看到很多老年人带着大大小小的水桶,专程到泉水口接水。黑虎泉是济南名泉之一,也是最接地气的一个,这里不像黑龙潭和趵突泉那样被栏杆围起来,而是同市民和游客零距离接触。
这有两个接水口,日夜不停流出泉水。接水口旁边便是接水队伍,热热闹闹。这些水桶很有意思,或大桶饮料瓶、或老式铁桶、或家用水壶,形形色色,新样式、老样式齐上阵,成了济南市一大特色亮景。
外地游客来了,也要品尝一番。他们把矿泉水瓶接满,先慢慢品上一下,感觉放心后再大口喝下。我也喝了几口,泉水很清凉,因为水源来自地下,很少受到气温影响,基本保持在15°C左右,可谓冬暖夏凉。
黑虎泉每天最大的涌水量为4.1万立方米,这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是趵突泉,每日可达24万立方米,几乎可以填满一万间房屋。翻开历史。趵突泉一词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叫做“泺”,也就是说这座泉水至少喷涌了3年时光。
景区里设置有直饮台,游客可以直接饮用泉水,省去了买水麻烦。不仅仅景区里有,在济南老街区芙蓉街,还有大明湖周边街道,都设有直饮台,游客们按一下便可免费饮用,极为方便。
佛经中有一句名言“泉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寓意着人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东西,我们切记莫贪心,只要把握住一件便是好的。在济南,这句话被贴在街头上,没有寓意,真是表示不能多取用泉水的意思。
“泉城”的盛名,在古时便已远扬。元初著名画家赵孟,曾作过一幅画--《鹊华秋色图》,这是一幅山水名画。赵孟在济南当官回乡后,遇到了思乡心切的友人,便凭着记忆作了一幅画送做纪念。
这幅《鹊华秋色图》的视角是在济南城墙上北望,辽阔的泽地和河水伸向画面尽头,山水交融变换,几个渔民在其中劳作,或撑篙、或扳网,远处可见散放的牛群,整个画面洋溢着田园诗般的恬静美好。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水韵的灵动让这座城市也变得楚楚动人。有人开玩笑说:在济南,一场雨便让水库满了。
古时的盛雨时节,还会呈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奇妙景象。在老城区的芙蓉街、曲水亭街、西更道街等街道,至今仍保留有泉井。到了现代,济南人甚至开发出了泉水浴场。
丰富的地下水,给济南带来的不仅是柔情水韵,还有安全的保护。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济南处于河北平原和鲁北平原的地震带上,而泉水的存在却起到了最大限度的有效缓冲。
当然,充沛的地下水也有些许坏处,比如因地下泉太多,济南地铁迟迟不能开通建设。好不容易修了条地铁,还是在大学城附近的郊区,实际作用并不大。
纵然如此,济南的泉水依旧让人羡慕不已。那晶莹剔透的涌泉,那婉转曲折的护城河,那排队打水的热闹场景,都是专属于济南人的独家记忆。
注:虽然泉水甘甜,但毕竟是直接从地下冒出来的,会带有少量细菌,建议游客少量饮用,或者烧开后再饮用。
作者:小鹿,知名旅行博主!中国各城市冷门、好玩、免费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