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有什么好玩的生在东北的80后

转眼之间,80后已经步入中年,尤其是有了小孩之后就更容易念旧,对于自己童年的回忆只能是一些模糊的片段,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越来越不清晰,仔细回想记录一下,也欢迎大家补充细节。这里面有的是自己琢磨着玩的,有的是大家都会玩的,看看是不是有共同的记忆。

作为长在东北的80后,童年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冷,确如文学作品中所说的如“刀割般”的刺骨寒冷。尤其在农村,由于没有建筑物的遮挡,风要更“硬”,雪也更大。刚下的雪是松软的,但经过寒风一夜的吹打之后,表面已变得像砖头一样硬。这就给我提供了一个自娱自乐的绝佳素材——“搭建雪屋”。

所谓的雪屋还是比较简陋的,最成功的一次是搭建了一个围墙比我还高,但没有“屋顶”的雪屋。

自己搭的肯定没这么好看了~~

搭建“雪屋”时,我会跑到家附近的树林或者土地里挖雪块,哪里风大,积累的雪又厚又硬,是上好的建筑材料。运输雪块儿的交通工具是一个爬犁,我爷爷做的,纯木头的,有的人会在两个滑行的木头下面再固定两根钢筋或者扒钉,这样有助于减小摩擦力。由于家附近没有冰面,我也缺一副冰钎子,所以我的爬犁只是当一个拉车来用了。

爬犁

冬天能玩的还有“抽冰嘎”,就像是陀螺,但小时候是自己做的,不像现在卖的木头做的陀螺那么精美。原材料是玻璃球(就是弹玻璃球那种)和大小合适的螺母。那时候农村很容易弄到一些油毡(含有沥青),在炉子上加热后,把玻璃球和螺母粘到一起,为了美观,在螺母上再贴一块彩色的纸,转起来好看。至于“抽冰噶”鞭子,就找一个木棍,把一些碎布条绑上去就可以了。在冰上、雪地上都可以抽起来。

现在都是木陀螺,还有金属的

打雪仗、滚雪球也是重要的娱乐活动。打雪仗一般就没什么技术含量了,纯粹是一片混战。而说到滚雪球,还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不是什么样的雪都能滚得起来,要的是下那种比较湿的、粘的雪,大风天吹出来的那种“粒粒雪”是不行的。印象中在小学的操场上曾经滚出来一人多高的雪球,是高年级同学弄得,我们只有羡慕的份,滚完雪球操场上的雪基本也就清理干净了,一举两得。所以说,每年冬天适合滚雪球的时候还是不多的,尤其像现在雪下得少了,雪球也不是你想滚、想滚就能滚啊。

这属于小雪球~

说到冬天就离不开过年了,放鞭炮是小时候的重要娱乐活动。不过条件所限,鞭炮放起来可以要非常珍惜的,就像节约弹药一样,因为除了除夕、初一、初五、元宵节要放鞭炮,其他时间是不放的(土豪不限),所以顶多家里会多准备一两串鞭炮。这些放不完的挂鞭,我会把它拆开一个一个放,可以去炸雪,去炸冰,也可以把正在吃食的鸡吓一大跳。一挂鞭炮放完之后,也会在地上搜寻那些没响的,可以把里面的火药倒出来集中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呲花了。为这也挨大人骂过,嫌我放的太久了、太墨迹了,可是放快了可就没有了啊。

那时卖的都是叫大地红、啄木鸟~

过年的时候,有条件的人家也会挂出来红灯笼,还有一串一串的小彩灯,这是比较讲究、会生活的,那时很羡慕人家布置得五颜六色、热热闹闹的。小孩子则简单得多,拿一个罐头瓶,里面固定一支蜡烛,用绳子把瓶子吊起来绑在木棍上,这就是一个简易的小灯笼了。有时也可以用水桶冻块冰,不完全冻透,中间可以挖空,放上蜡烛,就是一个简单的冰灯。

过完年立春之后,天气就暖和起来,大概四五月份,柳树开始发芽,心灵手巧的孩子这时会用柳树条嫩嫩的外皮做一个能吹响的哨子。选取一段几厘米长的树条后,通过小心的扭动把树皮完整的剥下来,形成一个中空的管子,再把一端大约5mm左右范围的最表层的树皮用小刀刮掉,露出里面的纤维,这样就可以吹响了,音色和树条的粗细、长短等等都有关系。

柳条老了就扒不下来皮了

小时候家里面种过小麦和大豆,这也提供给了小孩子玩闹的素材。在小麦苗还是绿油油的时候,麦田里的蝈蝈也是很多的,这时可以用麦子的秸秆编成蝈蝈笼,抓一只蝈蝈养起来,大家都喜欢用南瓜的花来喂它,或者抓别的小昆虫来喂。

类似这种,用绿色的麦秆

还有用塑料管做的黄豆枪,大概手掌长的一排塑料管绑到一起,两头堵住,中间挖好孔上下连通,黄豆放进去作为弹药,最下面一根管放一根削好的木棒作为击发装置,套上皮筋作为动力,木棒拉出来、黄豆落下,一松手就打出去,威力不小哦。手速多快射速就有多快,缺点是浪费粮食,家长不让玩。

说到枪可还有好几种,比如用铁丝和链条做的枪,技术含量比较高,也有击发装置,用火柴头作为弹药,威力在于能发出爆炸的声响,在小孩子当中是非常具有威慑力的。

还有用自行车气门芯胶管(也可用于做弹弓)做的水枪,方法是用注射器往胶管里充水,一直充到胶管鼓起来,然后把圆珠笔芯里的珠子弄掉,套在管子上就成了,还可以弄个夹子当保险,管子越长,充的水越多,弹药越充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时候还玩过的扇“piaji”,不同地方叫法可能不一样,用硬一点的纸叠成的正方形,有正反面,一个人用自己的“piaji”把另一个人的扇翻面了就赢了,“piaji”也归他了。类似的还有扇“圆”,就是带有各种英雄人物、卡通人物的圆片,立起来相互敲,能敲翻面了也赢了。那时候好看的“piaji”和“圆”都算是硬通货。

弹溜溜(玻璃球)、滚铁圈也是比较常见的游戏,弹溜溜也有很多不一样的玩法,包括手法也不一样。滚铁圈就看谁又滚得快又稳,反正我小时候协调性差,玩不好这个~~

弹玻璃球滚铁圈流传下来了

在下雨天的时候,可以用泥巴捏出小汽车、坦克等等,晒干了就可以当个模型了。还可以捏成一个泥碗,翻过来猛地往地上一扣,啪的一生脆响,泥碗就破了个洞,就比比看谁弄的声响大。

回想起来,有些游戏的玩法已经记不清了,当然一方面是自己学艺不精,小时候就不是这方面的高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现在的孩子玩的都是精致的电动玩具,缺少亲自动手的机会,还是应该让孩子们多接触大自然,从中发现乐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72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