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里的水质清澈,为何里面的鱼却长不大
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一口水井,上面还有一个老式的压水井,压水井绝对是古人智慧的体现,利用了杠杆原理和大气压将水从井中压了上来。
不过,笔者小时候家里比较穷,院子里没有井,好在我们村子东边有一口古井,儿时都是母亲挑着扁担去打水喝,打满一缸,母亲需要挑5担水,当时看到母亲瘦小的身体挑着两桶水就有些心酸,后来,改用小推车,上面有一个特质的水桶,两桶水就能灌满我家的大水缸,此时我也不再是看客,而是会把小推车上栓一根绳子帮母亲拉车,再到后来,我自己就可以推动了,母亲就可以休息了。
图源网络
记得,上初中时,我们家盖了新房子,也打了一口水井,从那以后,就再也不用去挑水和推水了,而渐渐地那口古井也无人问津了。上初二那年夏天放暑假,我跟几个小伙伴去古井旁边玩,趴在古井上我竟然从里面看到了几条鲫鱼,没错就是鲫鱼。
当时,玩性大发的我还跑回家去用大头针做了一个简易鱼钩,然后挖了蚯蚓,准备把它们钓上来,结果这些鲫鱼根本就不吃钩。后来也就忘了这件事,上了高中后,我又去看过那口井,里面依然还有几条鲫鱼,不知道是不是那几条,但是体型与之前差不多,甚至还有些小了。
那么水井里的鱼是如何出现的呢?为何在水井里的鱼一直长不大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两个有意思的问题。
水井里的鱼以前的人,视水井如命,毕竟水是生命之源,而在以前人们的饮水靠的就是水井,所以以前的水井平时人们都会用木板之类的盖上,防止风吹进一些脏东西去,不过,以前的井水那叫一个甜,小时候夏天外面玩耍回来,拿起舀子从水缸里来上一下,甘甜解渴,别提多爽了。
扯远了哈,我们回归正题,以前的人是不会往水井里放鱼的,因为这是饮用水,如果放上了鱼,人们会认为影响水质的。不过,我们村东边那口水井是先荒废(没有人去打水了),后出现鱼的,所以不排除有人放鱼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一般情况下,一个村子里共有的水井会打在小河附近,毕竟井水来源于地下水,虽然“井水不犯河水”,但是河水的渗透可以为井水作为补充,而且在小河附近打井更容易出水。
正是因为这样,给了一些鱼进入水井的机会,以前夏季的雨水特别多,农村经常会“发山水”,此时河水必然会泛滥,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发大水,河水就没过了那口井,之后还是全村人努力抽水,才将这口井的井水再次恢复清澈的,所以发大水时,河中的一些鱼类就有了进入到井里的机会了。
水井里的鱼为何长不大?鱼的生存离不开水,而井水非常的清澈,水质更是没话说,为何在里面的鱼几年后也不会长大,甚至还有变小的迹象呢?这其实与三个方面的原因有关:
第一:水溶氧。鱼虽然生活在水中,但是它们的生存也离不开氧气,只是不同于我们,它们可以从水中直接过滤氧气。不同的鱼类需要的氧气量不同,但是从整体上看,底栖型鱼类要比上层鱼类需要更少的氧气,而同一种类的鱼体型越大,需要的氧气越多,所以在夏天我们看到浮头的鱼基本上都是大鱼。
也就是说水溶氧的高低也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如果在长期低水溶氧的环境下,鱼显然就是长不大的,而井水就是如此。一般情况下,野生水体内的水溶氧由两个部分构成:水底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水面溶解空气中的氧气。
但是,井水是来自于地下水,氧气含量本来就很低,而且井水水底是没有植物的,即便有,如此深的井底也接收不到阳光,植物也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所以,井水中的氧气完全依赖于水面溶解。
一口井的水容量倒是不小,但是井口通常都比较小,这就使得井水水面接触到的空气极其有限,所以,井水中的氧气含量是非常低的,正是因为如此,在井中放几条鱼,它们才只在表面活动,很少下潜,这样也容易被我们发现,所以,井水的水溶氧较低限制了鱼在其中生长,这是它们长不大的原因之一。
第二:食物。井水中含量最为丰富的就是矿物质,但是矿物质并不能成为鱼的食物,对于大多数的鱼类来说,它们都是杂食性动物,以水中的动物以及植物为食。但是,在井水里,动物几乎是没有的,而植物呢?最多也就是在靠近水面的石头上有一些青苔。
所以,里面的鱼能够吃到的食物就只是少量的青苔、一些微小的水生生物以及风吹来的有机物碎屑,在这种食物环境中,食物仅仅能够维持鱼生存,想要长大显然是想多了,而一些鱼养着养着变小了,也是因为食物匮乏的缘故。
第三:空间。鱼是一种居无定所的动物,在野生水体内,它们每天都在不停地游动,这样的环境对鱼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井中,鱼的生存空间其实只有水下1米左右的范围之内,这是因为越深,水溶氧越低,鱼是无法生存的。
这就导致了在井中的鱼活动范围就仅限于井口这么大,在这种环境下,也会影响鱼类的生长。
其实,在井水中养鱼还不如大水缸中养鱼来得更加合理,这是因为水缸还能满足一些藻类植物生长的条件,并且水缸中的水基本上来自于自然降雨,降雨时会将空气中的一些有机物碎屑带入其中,逐渐的水缸的水会富养化,这就给鱼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物,而鱼在其中消耗着这些有机物,还能净化水质。
其次,鱼缸的水相对较浅,缸口较大,水溶氧更多,而且水缸底部依然有充足的氧气,还有一些水生植物可以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这就满足了鱼对氧气的需求,有了食物,有了氧气,只要夏天不暴晒(会降低水溶氧),水缸里的鱼甚至不用喂,就能长大。
写在最后鱼在水井里确实能够生存,但是由于水井的溶氧量较低,其中的生物量较少,所以也只是能让鱼存活而已,至于长大就别想了,养几年别养瘦了就行,毕竟鱼的生存除了干净的水外,食物、溶氧量以及活动空间都是它们生长所必需的条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