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真的不带水桶大学开学季,同学见识到
上大学属实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这不仅代表了自己过往学业阶段的成果,也意味着大家要面对新的生活模式,认识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
高校生活之所以精彩,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不过,来自不同地区和省份的同学,在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别。原本习以为常的事,在其他人看来,可能既困惑又有趣。
北方人真的不带水桶上学?大学开学季,水桶成了新的“梗”大学新生开学季,很多同学已经陆续到学校报到,想不到水桶却成了网上新的“梗”。在各种话题的评论区中,都可能发现有人会问:
“北方人真的不带水桶上学吗”?或者“水桶到底有啥用”?原来,这是新生报到时,同学们发现的“怪现象”。
准备宿舍用品时,有些同学会拿着盆,而有些则带着桶。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北方的同学大多使用盆,而南方的同学则认为水桶才更方便。
既能用来洗脸、洗衣服,又可以储水,以防万一。当他们问北方的同学“为什么不带水桶”时,北方的学生也很好奇:难道盆不是有同样的功能吗?
上大学以后,见识到了很多“南北差异”,新生感到“大开眼界”南方和北方的差别有很多,或许我们在中小学阶段始终是在家乡读书,对很多习惯司空见惯。直到上了大学才发现,原来同学之间的南北差异那么多,真是感到大开眼界。
洗澡的频率,和工具的使用
或许是因为气候的原因,大部分南方的同学习惯每日洗澡,所以南方的高校往往也会配备更多的洗澡间,或者直接在每个宿舍内安装淋浴。
北方的同学,除非是夏天,其他季节往往隔几天才洗一次,并且愿意使用搓澡巾。这样的工具,很多南方学生还是第一次见到。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北方的高校澡堂里是没有隔断的,很多南方学生在新生报到之后才知道,一开始会需要思想上的调整才能适应。
食物和口味有差别,高校食堂的风格不同
南北的同学在饮食习惯上不同,或许很多文科生在高中学地理时,也曾有所了解。但现实中的具体差异还是令大家比较意外。
笔者曾经跟南方的同学一起在食堂吃饭,让他帮忙加一点醋的时候,对方只加了几滴进去。可见南方学生口味相对清淡。
高校食堂里,做菜往往是根据当地人的口味。介意的同学,报考异地大学还是需要考虑的。逢年过节时,各地必吃的小吃也不一样。比如北方学校会提供饺子,而有些同学则想要吃汤圆。
同学聚餐后如何分摊费用也有差别
因为大家还都拿着家长的生活费,通常采用AA制的方式。但同样是分摊费用,同学之间默认的模式也不一样。北方的同学多半是总体的费用除以人数,直接均摊。
但南方的同学可能会考虑到更具体的情况。比如不喝酒水或者只吃素菜的同学,分摊的费用就会降低。
性格和讲话方式,能大概猜出学生的生源地
虽然每个人性格形成的过程很复杂,不过在更大概率上讲,北方同学往往偏于直接,南方的同学则更为婉约。倘若你看到有学生说话声音比较大,举止也大大咧咧,多半是北方人。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礼貌。相反,真正相处久以后,你会发现北方学生非常坦诚热情。南方的同学可能说话声音相对小一些,但这也不代表他们就怯懦。
大学生之间的南北差异,应该得到尊重,不要成为隔阂尽管现在信息已经非常通达,不过进入大学以后,很多现象还是会更新我们的认知,原来不同地区的学生之间存在那么多的差别。
正是有了这些不同之处,我们的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思维也可以不断更新。这种南北方的差异应该得到更多尊重,而不该成为一种刻板的印象,甚至成为有些同学贬低别人的理由。
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任何习惯都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尤其是在一个寝室里的同学,每天有大把的时间需要相处,学会用平等的视角对待自己和他人,才能保证宿舍的良好氛围。
有时候可能因为习惯性的思维,一些同学没有考虑到其他人的感受。这时候大家需要坦诚地表达自己,在不确定是否对方有恶意之前,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沟通。
你还发现了哪些南北方学生的差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