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过程中常见问题
#水质检测过程#
水质检测过程中常见问题
环境水质监测的指标很多。除理化指标外,无机、有机、微生物等各种参数常被用作衡量环境水质的标准。面对这么多指标,水质检测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01.水样采集
1.在准备采样设备之前,先准备好采样装置和样品容器。目前使用的采样装置有水桶、各种集水器等,如果采样装置是塑料或玻璃材质的,可以按照容器的一般清洗方法进行清洗。水样不能用于铁、镍和其他金属的分析。
2.采样量采样量取决于测量项目。不同的测量项目对水样的量和储存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所需量应根据测量项目的实际情况计算,并增加20~30%作为实际取样量。如果采样容器的容量有限,一次采样不能满足所需的采样量,可以多次采集并在更大的容器中混合后再装入样品容器。
3、采样方法水样采集方法与分析结果有很大关系。采集的水样必须具有代表性,这样水样才能真实反映整个水体的水质。
4、检测前应将采集的水样摇晃或以其他方式混合,避免长期存放产生沉淀等问题。
5、水系统污染调查中水样的采集对水系统进行污染调查时,要考虑整个水域,合理设置采样点,建立水污染监测网络,及时准确报告水域的污染情况和各种有害物质。物质的动态变化。
02.水样的运输和保存
各种水质的水样从采集到分析测定都会经过一定的时间。时差可能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有时甚至会暂停几天。由于环境条件、微生物代谢活动和化学作用的变化,会导致水样的一些物理参数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导致水质检测结果不准确。为了尽量减少这些变化,需要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尽快分析测量,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有些项目必须在采样点进行测量。
(1)水样的运输采集的每份水样均应记录,并在取样瓶上贴上标签,并运至实验室。在运输过程中,请注意以下几点:
1、拧紧取样容器口的塞子,必要时用密封胶和石蜡密封(油试水样不能用石蜡密封)。
2、为避免水样在运输过程中因震动、碰撞而造成损失或污染,最好将样品瓶包装好,用泡沫塑料或纸条将其压紧。
3、需要冷藏的样品应配备专用保温容器,放入制冷剂,将样品瓶放入其中。
4、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避免样品瓶冻裂。
(2)水样的保存存放水样的容器可能会吸附待测成分或污染水样。因此,应选用性能稳定、杂质含量低的材料制成的容器。常用的容器材料有硼硅玻璃、石英、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其中,石英和聚四氟乙烯杂质含量低,但价格昂贵。通常,由聚乙烯和硼硅酸盐玻璃制成的容器广泛用于日常监测。对于不能及时运输或不能尽快分析的水样,应根据不同监测项目的要求,采取适当的保存方法。水样的运输时间通常以24小时为最长允许时间。
03.实验室分析阶段
不同类型的水质和不同的监测项目,样品的预处理过程也不一样。许多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监测项目无需预处理即可直接测量。对于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同的监测项目可能需要过滤、沉淀、消化、蒸馏、萃取等预处理操作,切不可省略。否则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会出现较大误差。每批样品分析时,都有来自国家环境监测站或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标准样品。一般来说,只要标准样品的分析结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则样品分析合格,而忽略测量仪器的校准。一般来说,测量装置的容量越大,其容量的相对误差就越小。因此,应尽可能使用大容量容器。此外,在选择玻璃器皿时,应尽量使用A级玻璃量具,避免使用不同等级的量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