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半夜敲木头,古人这些防火妙招一定

本文来自:百度知道日报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古装电视剧里经常出现这样的一句台词,目的是警示人们小心火灾。

但你知道吗?除了大半夜敲木头,古人防火的花样还有很多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火与中国文化

古人们对火可以说是又爱又恨。我国古代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天气干燥时极容易起火。

在没有自来水管、高压水枪和消防车的古代,对火灾的预防是十分必要的。在各种古装剧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有打更人边走边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个场景并不是导演和编剧的想象,而是有据可依。

《周礼·天官》中记载,到了每年春秋两季,掌管宫内用火安全的宫正都要摇动木铎,提醒大家注意防火。

古代的中国人信奉神明,因此会在建筑物上放置厌胜之物(“厌”字此处念yā,通“压”,厌胜是指旧时汉族民间一种具有迷信色彩的避邪祈吉习俗),祈求神明保佑人们不受火灾的侵害,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紫禁城。如果你仔细观察过紫禁城里的大殿就会发现,在每座大殿的屋脊两端都有一组对称的龙形装饰,在建筑学上称为“正吻”或“大吻”。这实际上是一种叫“蚩尾”的神兽,“水之精,能辟火灾”。

古代房顶屋脊上少不了蚩尾的身影,古人相信这种神兽可以辟火

在大型建筑上安放厌胜是古代建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过这种设计也不过是古人的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据记载,雕刻了无数蚩尾神兽的紫禁城还是常常发生火灾,截至年,紫禁城共发生过大大小小73次火灾,其中供皇帝上朝、大臣觐见用的太和殿先后被烧过4次。

古代的消防科学技术

即使做了很多预防,有些火灾也无可避免。在一次次的失火、灭火实践中,我们的祖先逐渐总结和创造出了消防科学技术,其中很多在世界范围内都长期保持着领先地位哦。

建筑中的分隔技术

所谓分隔,就是在可燃物之间做技术处理,涂上湿润的泥土,形成一个不可燃的保护层。春秋时期,为了应对军事进攻和火的侵袭,墨子首先总结了建筑防火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城门上涂泥防火、用麻布做水斗、皮革做水盘、城门楼上设储水器等一系列的防火措施。

在后来的发展中,在建筑中加入防火墙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防火方法。北宗的《营造法式》被称为古代消防标准的专著,其中对建筑的防火墙有专门的尺寸标准。

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特色,但其最初是作为封火墙使用,是防火用的建筑分隔设施

多样的储水工具

储水是救火的关键,为此人们设计出了很多储水工具。从商代起宫廷里就开始设置水缸。明朝时,在宫廷里铸造金属大水缸,每口水缸高1米,重多千克,缸内可存水多升。

到了清朝,宫里的大水缸增加到多口,每天安排太监往缸里挑水,冬天为了防冻,还要给水缸带上棉套,并用炭火给水缸加温。目前故宫尚存有18口銮金水缸。由于此缸的主要功能是防火,因此,被称为“太平缸”。

城市消防体系逐渐形成

新石器时代是我国烧陶业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中,已经把烧陶区和生活区分开,其中有一个考虑就是防止引发火灾。

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职能逐渐完善,防火和救火不再是从单体建筑出发,而是转向城市消防规划。宋代,很多城市里都设置了望火楼,楼顶有两人值班,发现城中有火情就及时报告,以便官府组织救火。望火楼,就是中国最早的消防站。

望火楼是宋代城市建设中一个很有意义的创造。它不仅是一个发现火警的设施,在更大意义上是一个有效扑救火灾的设施。望火楼下驻有大批随时可以出动的官兵,而且这支队伍是专门用来扑救火灾的,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职消防队。同时,望火楼还备有多种救火器具,不仅改变了救火器具仅限于平时生产和生活用具的历史,而且做到了随需随用。

望火楼

明代实行“火政”制度,建立“火兵”队伍和义务消防组织“火灶”。设置水缸、麻搭、火钩,组织人员,往来巡视,遇火则击拆报警并配斧、瓮、水桶等救火器具,有了较严密的灭火制度,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技术开始进入中国。清光绪十三年(公元年)后,清政府购置了大量的西洋消防装备——洋车式水龙(简称洋龙,即腕力龙,装有轮盘推动,仍用人工腕力出水,后发展至马达发动出水,称机龙)一架,雇夫役50名,救护衙署兼顾地方火灾。

古代灭火工具

这样看来,古人防火妙招真的不少。虽然那时候的防火技术没有现在那么先进,但这些都为现如今的消防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呢。

撰文/婵玉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7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