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被孩子这样利用,我们有多离谱
孩子对国学也无奈记得我刚来上海的时候,我惊讶于上海本地孩子知识面、眼界之窄,令我非常吃惊。是的,没有说错。上海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国际化大都市,孩子们拥有中国几乎最好的公共资源,最好的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最时尚的城市基础设施,但为什么说上海的孩子的知识面和眼界非常之窄呢?国学上海的孩子看起来满口英文,阅读量也不少,也有不少孩子早早的就准备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了。但很悲哀的是,几乎每个孩子都千篇一律,履历和学习经历惊人的一致,那些所谓的“牛蛙”,简历更是极其的相似:英语口语、奥数、计算机编程、钢琴十级……学习的都是所谓的“标准推荐”必学内容,而除了这之外呢?所知甚少!这也难怪,孩子们也是人,也要睡觉,也要吃饭,时间就那么一点点,都给他占满了,哪里有时间去学其他的东西呢?国学变得没有用千人一面,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自然会觉得这些孩子的知识面都很窄。对于一个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来说,突然见到一个熟悉花草虫鱼、草木果蔬的农村娃,听农村娃讲丰富的自然生物,便会觉得农村娃知识面非常宽,反之亦然。国学每年频繁的在上海和原籍之间往返奔波,我悲哀地发现,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家城市新生代的孩子,知识面和眼界也越来越窄了。上海只不过是比二三线城市早发展了几年而已,领先了几年而已。上海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生活空间仄闭,人们更多的关心那些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和事物,而很少像北京这样的城市,人们没事干就在那里胡侃,天天操心联合国五常领导人的工作和生活。上海人总是踏踏实实的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非常务实,很少去关心那些“没有用”的东西!国学为哪般上海、以及现在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的孩子也越来越务实,家长让孩子学东西,首先就是关心这个东西有没有用?对提高分数和升学有没有帮助?让孩子学国学有没有用?这个课程能不能立竿见影地提高语文成绩?国学所以,今天想集中解答一下。首先,我要说的是,家长问的有没有用,其实是问错问题了。家长问的问题应该是学国学,对升学和提高语文成绩有“利”!“利”和“用”在汉语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汉字,有着不同的内涵。“利”的甲骨文是“禾”+“刀”,就是用镰刀收割稻谷的意思,春播夏种,秋收冬藏,到了秋天,终于能收获一年的劳动果实了。播下一粒稻种,收获了一棵苗,稻穗上挂满了上百颗稻子,这就是“利”,几百倍的红利。家长付费给孩子报各种班,越小的孩子,家长越不关心这个“利”,还知道搞搞素质教育;越大的孩子,家长越关心这个“利”,分、分、分,孩子的命根,其他的统统靠边站!一定要对孩子提高成绩有利!国学而“用”呢?甲骨文里的“用”是一个有把手的水桶。“利”是啥呢?“利”的作用在于其看得见、摸得着,是有形的东西,而“用”是个桶,桶的作用是啥?桶的作用恰恰在于其是空的!只有空的桶才能装东西,实心桶什么也装不了。而且,空的越多,容量越大!所以,“利”和“用”完全是两个意思,“利”是有形的,“用”是虚空的。“利用”这个词连在一起,就是阐述虚实结合,才能达到最大功用的意思。“利”是利自己的,而“用”是利他的。要想成为一个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就是要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容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凡事总是考虑利己,不考虑利他的人,人生格局、眼界必然是非常窄的。
上一篇文章: 洞析SD记忆卡 下一篇文章: 啤酒加面包,古人类有多爱碳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