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居民建造过程的民俗

导读:明清时期居民建造过程的民俗

民居从动工兴建到落成、安居的过程是一个民俗观念表达的过程,依照房屋建造使用的关键环节,在筑基、上梁、落成、乔迁等方面形成了诸多民俗事象。在选择好风水宅基地后,人们开始平整地盘,平整的开始日,称为“动土日”,动土日要请阴阳先生选择,忌讳触犯太岁,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协纪辨方书》称:兴造动土,忌月建、土府、月破、平日、收日、闭日、劫煞、灾煞、月煞、月刑、月厌、大时、天吏、四废、五墓、土符、地囊、土王用事后。在宅基平整中,用夯筑土。

夯是古代筑土的工具,《乡言解颐》记载了清代北方地区的夯筑情况:“担夯用肩,举夯用手。”夯用质地坚硬的木料做成,高约五尺,上团圆四寸,下八寸。上实五寸,以下凿空二尺,留出四柱便于手握。下实二尺六寸,沿边安铁环用来系绳。夯筑时,四人一手握柱,一手提绳,“以筑地脚”,筑土一步至三四步为标准,夯土时人唱夯土歌:“一步土,两步土,步步登高卿相府。打好夯,盖好房,房房倶出状元郎。”在夯实地基的同时,人们将对后代前程期盼夯进了家屋的基础之中。

上梁是房屋建筑中的重要工序,围绕着上梁的工作过程形成众多的民俗事象。首先,在选择梁木时,最好是“偷梁”,即到别人家山上选择梁木,偷砍回家,这样的梁木会给主人带来吉利。所谓“偷”,一般是跟山林主人事先沟通好了,只是作一番悄悄砍伐的仪式。当然也有请人深夜上山偷梁的。其次,上梁的日子要选择吉日吉时。按《协纪辨方书》,竖柱上梁,“宜天德、月德、天德合、月德合、天赦、天愿、月恩、四相、时德、三合、开日”。近代湖北江陵上梁日须跟主人生辰八字相合,鄂西北襄阳一带上梁,多选择正午时分,说此时为吉,并且可以根据正午的日影来看梁是否架正。明朝江浙一带,有人为吉时半夜上梁。

“诚意公过吴门,中夜闻撞木声,问左右曰:某人上梁也。”又问某人家贫富及屋之大小,回答说:是一个只有几间房屋的穷人。诚意公叹息说:择日人的技术真是精湛,可惜这家人守不长久。左右问其原因,诚意公说:“此日此时上梁最吉,家当大发”,然必巨室才能担当。若贫家骤富,必然重新造屋,此屋旺气一去,其衰可待也。还有一人是明朝南京刑部尚书,他在造屋时也是半夜上梁,“夜半将上梁,木工报以未及吉,公冠带坐以待。第三,明清时期上梁有上梁文与上梁赞词,“古人作室,上梁有文,郑重之义也”。明朝人高季迪曾经因为撰写苏州府上梁文,被御史弹劾问罪。

直到近代江汉地区上梁时木匠师傅要念赞词。在上梁时,主家用一张大红纸写上“紫微高照”,贴在梁腰上,然后木匠师傅开念赞词:“伏以,天开皇道,正遇紫微高照。日吉时良,天地开张,金楼之上,五柱明香。今年,今月,今日,造起万年华堂。造的东边高,好戴乌纱帽,造的西边高,好挂紫罗袍。造的屋高,好遮阳奇伞;造的门高,好进状元郎。东边一朵乌云起,西边一朵紫云开,两朵紫云连其彩,张郎鲁班下凡来。张郎鲁班来到此,正遇东君上梁时。前面造起都督府,后面造起宰相房;左边造起金银库,右边又造玉米仓。金银库不少玉石之金,玉米仓不少万石之粮。”

从上梁的赞歌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众的生活理想。将荆州上梁歌与清代北方夯土歌谣比较,以及上梁歌中的表述内容,可以认为它是明清民间上梁歌的延续。上梁时,民间还有拜梁习俗,不仅家人拜,工匠也要拜,亲戚邻里要前来庆贺,“造屋上梁,则贺以榼酒,而挂梁以彩缎。移居者亦循例用贺。”明代人在上梁时有诸多法术措施,“木工于竖造之日,以木签作厌胜之术,祸福如响,江南人最信之。”因此对工匠师傅不敢怠慢。房屋落成后,亲友、邻里相贺,称为“贺房”。乔迁新居,首先要选择吉日,宜择黄道日,避忌黑道日。

在十二建除日中,宜搬移的日子是成日、开日,忌讳平日、收日与闭日。民国时雷州人建新房,良辰吉日搬进新居称“入火”,进宅仪式一般在黎明举行,届时主家用从有钱人家“偷”来的火种点亮油灯,由老至少持灯依次列队进宅。广州人乔迁新居,有六样东西是必备先行的:一是米,用桶装至八成满;二是一个红包,放在米桶上面,示意有钱有粮;二是水;四是碗筷,放在水桶之中;五是火炉;六是扫把一把,还有人带上一把老屋的泥土,谓可治水土不服。搬完后拜宅基神,宴请亲友及邻居等,以求平安吉祥。湖北人迁居同样以一盆火先行,期望未来生活红红火火。

文/小鹿侃历史

(声明:本文由小鹿侃历史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带你解读明清历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8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